年龄:17
性别:男
地区:江苏-连云港
学习态度:就是不想去
休学情况:长期请假
异常行为: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暴躁
亲子关系:亲子关系较差,不愿深入交流
医院诊断:中度抑郁
父母职业:外出务工
夫妻关系:离异
----
17岁男孩沉迷手机、暴躁易怒、长期请假不上学,被诊断为中度抑郁,父母离婚跟着爸爸,和爸爸几乎无法深入交流,对妹妹偷偷关心,对后妈非常抵触,日常作息黑白颠倒。
爸爸觉得“给钱就能解决问题”,常年外出打工,平时和孩子说话总是急吼吼的,连孩子生病后还动手打过他。亲妈性子急,见面就爱数落孩子“没出息”,觉得他“矫情”,连孩子抑郁确诊后也只念叨“你就是想太多”。后妈想通过给钱拉近关系,孩子却觉得“钱都是我爸挣的,不领你的情”。
初三那年父母离婚后,孩子成绩直线下滑,老师打电话说孩子聪明但不肯用功,爸爸听了只会叹气“随他吧”。
中专实习时和同学吵架被劝退,孩子反复纠结“老师偏心”,爸爸没问原因就直接接他回家,路上嘀咕“这活干不了就算了”。
在宾馆闹着要住店,因为没身份证和前台吵到报警,爸爸冲过去打了他一拳,孩子梗着脖子说“你打死我算了”,最后还是警察把人拉开。
摆摊卖烤串想证明自己能挣钱,爸爸嘴上说“别瞎折腾”,转头又偷偷塞钱给他买炉子,孩子嘀咕“反正都是你的钱,装什么好人”。
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情绪逐渐平稳下来,开始主动和家里人沟通白天的安排,减少了因为小事发脾气的次数。愿意出门找同学玩了,还会主动收拾自己房间了。
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开始主动调整作息时间,尝试把手机使用控制在凌晨一点前,白天能抽出时间陪妹妹看电视,和妹妹的互动变多了。
经过两个月的指导后,孩子和爸爸关系近了很多,晚上和爸爸一起打羽毛球,还主动和爸爸聊起“其实实习吵架那次,我就是想不通为什么没人问我原因”,父子俩第一次没吵起来。和后妈的关系也又了好转,愿意和后妈一起去超市买菜了。
经过两个半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主动联系了之前闹矛盾的实习同学,已逐步恢复正常社交。孩子说要开始学习,下学期开学要去学校上课,准备参加春季单招考试。去医院检查,结果显示孩子抑郁症状基本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