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编发:吉易和2025/3/21 9:08:30

年龄:14

性别:男

地区:浙江宁波

学习态度:就是不想去

休学情况:办休学

异常行为: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饮食不规律、有洁癖,吃饭只去自己屋

亲子关系:能简单日常交流,但不沟通

医院诊断:强迫症

父母职业:白领、个体户

夫妻关系:经常争吵

----

14岁男孩休学一年多,沉迷手机、作息黑白颠倒、严重洁癖(只在自己房间吃饭,频繁检查门窗,抗拒接触外界物品),与家人仅维持基本日常交流。

 

爸爸认为孩子妈妈“没主见、逻辑差”,遇事常争吵却强行做主;妈妈过度包办孩子生活(如提醒洗漱、换衣),默认孩子停药行为,因内疚选择妥协。

 

姨奶奶从小用强势洁癖要求孩子(必须按指定方式坐、洗手、保持安静),父母未及时干预,放任孩子长期处于压抑环境。

 

二年级到五年级期间,姨奶奶带娃时强迫孩子按她的洁癖规则生活,父母周末接手却未调整教育方式,孩子逐渐出现重复摸门、踢门等强迫行为。

 

四五年级被确诊强迫症后,父母因心疼默许孩子停药,导致症状反复;孩子与同学冲突时,家长轻描淡写归为“玩笑”,未关注心理创伤。

 

爸爸强行没收手机引发孩子激烈反抗(吼叫、威胁),事后又妥协归还,规则反复无常;转学后孩子怀念原学校,父母未疏导情绪,只强调“适应新环境”。

 

初一因老师批评产生厌学,妈妈试图沟通却只让老师“多鼓励”,未建立家校有效支持;23年模仿同学吃药短暂好转,副作用出现后再次擅自停药。

 

24年强行带孩子去昆山舅舅家“换环境”,孩子抵触加剧,出现对空气喊“滚”等激烈行为,三个月后仍未改善,被迫返回原住所。

 

经过半个月的指导后,孩子开始尝试缩短手机使用时间,主动把作息往前提了两小时,偶尔能坐在客厅和家人一起吃饭聊天,检查门窗的次数明显减少了。

 

经过一个月的指导,孩子逐渐习惯了每天出门散步半小时,愿意用家里公用的水杯喝水,偶尔会主动聊起以前学校的朋友。手机到晚上十一点能自己关机,白天有半天时间会主动离开房间晒太阳。

 

经过一个半月的指导,孩子开始跟着妈妈学做简单的炒饭和煎蛋,主动把脏衣服放进洗衣机,还会提醒家人关好煤气。全家周末会去附近的公园野餐,孩子能自然地坐在草坪垫子上吃东西,不再频繁擦手消毒。主动提出想回原学校看看,重新整理了初一课本。开始每天早晨七点半起床背单词,手机只用来听音乐和查资料。

 

经过两个月的指导,孩子顺利返校上课。能正常使用公共卫生间,主动收拾餐桌和倒垃圾,作息完全调整到晚上十一点前睡觉。手机管理形成了固定规则,洁癖引发的焦虑行为基本消失。

 

 

 

 

条回答
登录查看答案并留言
    直播推荐
   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