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龄:14
性别:男
地区:江苏徐州
学习态度:就是不想去
休学情况:办休学
异常行为: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网恋、暴躁、饮食不规律
亲子关系:跟姑姑较为亲密,怨恨父母,情绪激动时怨恨所有人
医院诊断:抑郁焦虑,吃药一年多
父母职业:职工
夫妻关系:离异
----
14岁男孩,沉迷手机、网恋、暴躁易怒、饮食混乱、抗拒上学,被诊断为抑郁焦虑后休学一年。
父母离异后妈妈组建新家庭,拒绝孩子的情感需求,连拥抱都吝啬;爸爸常年在外工作,教育方式简单粗暴,遇事只会用“踢出门”威胁打压。于是姑姑就全面参与孩子的教育。
孩子三年级被老师带头起外号“东亚病夫”,模仿他走路姿势公开羞辱,姑姑和爸爸却劝他“学会适应”。
五年级和姑姑发生冲突时被爸爸骂“我怎么生出来你这么个畜生”,这句话像钉子一样扎在孩子心里六年。
六年级拿头撞墙揪头发,被校园暴力逼到发抖也不敢转班,校长亲自过问时他只会缩在角落哭到说不出话。
初一军训后躲在学校厕所给姑姑打电话,浑身冷汗求着把书包拿回家,复学三次都蜷在厕所隔间不敢进教室。
去年十月因为净水器漏水,爷爷拍桌子吼他,他抄起铁铲要拼命,最后扇了拦架的姑姑一耳光,事后又哭着道歉。
现在玩游戏输了就砸东西要钱,张口就要1500充游戏,不给买新平板就扬言“拆了这个家”。
经过一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情绪逐渐平稳下来,开始主动调整混乱的作息和饮食规律,指导老师策划了和孩子的电话沟通,孩子同意了,顺利进行了第一次沟通,和孩子建立了信任。沟通完,孩子第一次向爸爸完整描述了军训时躲在厕所的恐惧,当天破天荒把手机放在客厅充电过夜。
半个月左右时孩子不再通过砸东西发泄情绪,和姑姑说话时会先深呼吸控制音量,晚上玩手机的时间也开始往前提。后来连续三天自己坐公交车去学校周边转悠,虽然还没走进校门,但愿意穿着校服在家整理课本。
经过一个半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主动制定了分阶段返校计划,已经能在教室完整上完上午的课程。游戏连输五局后没摔平板,反而翻出落灰的素描本画了整晚,昨天把画作发给指导老师看,标题写着《被钉在墙上的铁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