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编发:吉易和2025/3/21 9:07:47

年龄:18

性别:男

地区:福建-莆田

学习态度:就是不想去

休学情况:办休学

异常行为:自伤自残、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

亲子关系:多年不跟父母说话

医院诊断:重度抑郁

父母职业:老板

夫妻关系:很差,经常吵架,爸爸会打妈妈

----

18岁男孩休学半年,重度抑郁,自伤自残、沉迷手机、昼夜颠倒,多年不主动与父母说话,曾烧炭自杀未遂。

 

爸爸嘴上说爱家却沉迷打麻将,不照顾孩子,夫妻吵架打架毫不避讳,甚至动手导致妈妈住院。妈妈情绪不稳定,常对孩子发脾气,用成绩交换奖励,孩子求助时未能及时回应,甚至因小事体罚孩子。

 

孩子6岁前由奶奶带,小学后妈妈接送辅导,但妈妈辅导时总发脾气。四年级时兄弟闹矛盾,妈妈打了他一顿,孩子一周没和妈妈说话,很久不理弟弟。

 

六年级时爸爸常打麻将、和妈妈吵架,孩子说“爸爸不在家我们好轻松”,从此不再主动和爸爸交流。

 

初三下学期妈妈外出培训一个月没提前解释,孩子有事想求助却找不到人,回来后彻底不和妈妈说话,连日常接送都零交流。

 

中考时夫妻激烈争吵,妈妈起诉离婚失败,爸爸勉强担起还房贷责任,但依然沉迷麻将,孩子目睹全程。

 

高一妈妈闹离婚上法庭,孩子想走读却被要求“不准玩手机、不能关门”,最终选择寄宿,情绪逐渐封闭。

 

高三联考后妈妈强调“学画费用高,今年必须考上”,成绩未出时孩子烧炭自杀,抢救后被确诊重度抑郁,住院一个月。

 

出院后妈妈独自照顾,爸爸不管不问,孩子锁门不出,吃饭要喊多次,偶尔出门和朋友吃饭跑步,但仍拒绝与妈妈沟通。

 

指导效果

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逐渐愿意在吃饭时回应妈妈的简单询问,还主动提要求,说想吃小区门口的包子。手机使用时间开始从通宵缩短到凌晨两三点。偶尔会在客厅和妈妈一起看会儿电视。

 

经过一个月指导,孩子第一次主动和妈妈说起想出门买绘画材料,并在晚饭后和妈妈散步了二十分钟。白天开始有规律地洗澡换衣服,手机充电时会自己在阳台晒太阳发呆。当妈妈提到复学话题时,孩子沉默着点了点头。

 

经过五十天左右指导,孩子主动把卧室门锁打开,允许妈妈每天送两次水果进屋。周末跟着妈妈去郊外写生,路上和妈妈聊了几句美术老师推荐的画家。晚上使用手机到十二点就主动关机,还提醒妈妈记得吃降压药。

 

经过两个月指导,专家老师运用系统脱敏技术,帮助孩子一点点克服上学的恐惧,终于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开始上课。周末回家给妈妈说,想吃妈妈做的红烧鱼。并且复查时确认抑郁症状基本消失。

 

 

条回答
登录查看答案并留言
    直播推荐
   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