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龄:17
性别:女
地区:江苏镇江
学习态度:成绩不错,中考考上省重点
休学情况:办休学
异常行为:自伤自残、暴躁、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
亲子关系:孩子有怨气,大部分时间无法好好沟通
医院诊断:焦虑、抑郁
父母职业:公务员、老师
夫妻关系:争吵多,家庭氛围压抑
-------
17岁女孩出现自伤自残、情绪暴躁、沉迷手机、作息日夜颠倒的情况,中考考上省重点后办理休学,医院诊断为焦虑抑郁,与父母沟通困难。
妈妈性格强势,总拿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,认为孩子的事就该自己解决;爸爸说话总不合时宜,孩子崩溃时只会讲道理,夫妻常年争吵不断,家庭氛围压抑。
孩子幼儿园被同学欺负,小学当班干部却不会处理同学矛盾。初三时表白被男生当众嘲笑,回家哭诉时妈妈只说"该骂就骂回去",后来同学改成暗中排挤她,成绩直线下滑。
疫情期间把自己锁房间玩手机,妈妈用暴力管教无效。高一被理科班认识初中霸凌者的男生针对,整夜做噩梦头疼,妈妈却觉得"孩子心眼小",工作忙不在身边。
中考前妈妈用"换个新手机"激励学习,考上省重点后孩子想和同学报同所高中被怼"你自己没主见怪谁"。高二拒吃抗抑郁药,用刀片在胳膊划十多道,办休学当天是"最开心的一天"。
经过一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情绪逐渐平稳下来,情绪崩溃的频率明显减少,主动把卧室门锁打开允许妈妈送水果进来。开始愿意每天固定时间走出房间和父母简单聊几句,手机使用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两个多小时。
三周后孩子自己制作作息表,主动尝试调整作息,最晚不超过凌晨两点入睡,白天能自己起床吃早饭。孩子主动提出想养一只小猫,每天花时间陪猫玩,减少玩手机的时间。
一个月左右,孩子白天偶尔愿意陪妈妈去超市买菜,和妈妈一起在外面吃饭,路上遇到邻居会低头小声打招呼。
两个半月左右,孩子顺利复学,复学前开了家庭会议,孩子很自然的和爸爸妈妈说了之前在学校遇到的问题,还说现在家庭氛围好了,爸爸妈妈也变化很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