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编发:吉易和2025/2/27 9:47:01

指导前,孩子中秋节后突然拒绝上学,整天闷在屋里不出门。作息规律但情绪低落,曾两天不吃饭抗拒沟通,初二成绩从中等偏上暴跌到年级500名,最近连剪头发这类小事也临时反悔。


妈妈长期情绪急躁,用批评和对比纠正孩子,常把对丈夫的怨气撒在孩子身上。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,对孩子成长参与极少,甚至认为“不上学也无所谓”,直到问题严重才着急补救。

 

孩子3岁前被奶奶单独带大,3岁后全家搬到湖北,但爸爸在孩子5岁时又去甘肃工作。妈妈独自带娃十几年,既要顾生意又要抓学习,经常用培训班填满孩子时间。孩子小学高年级就喊累想放弃,但妈妈硬逼着继续,直到孩子以死相逼才妥协。  


初中后学习压力更大,孩子成绩下滑时越发焦虑——因为妈妈曾明确要求“必须考好”。有次孩子说害怕数学老师,妈妈只敷衍“老师严是为你好”,完全没关注他的情绪。初二暑假开始,孩子用平板失控,妈妈抢手机时两人撕扯到衣服都扯破,爸爸却总在关键时刻妥协:“你要玩就给你,下午记得上学”。  


初三开学一个月,孩子彻底拒绝上学。现在全家住在一起却像陌生人:爸爸做饭但不敢管孩子,妈妈忍着不骂人却偷偷流泪,孩子吃饭只扒拉两口就躲回房间。国庆后他熬夜玩平板,妈妈刚说两句,他直接摔门:“你们以前不管我,现在装什么!”

 

经过一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开始愿意走出房间和父母简单对话,虽然话不多但能正常吃三餐了,偶尔会在客厅看会儿电视。

 
经过半个月指导,孩子主动调整了通宵玩平板的时间,开始尝试每天下楼散步遛狗,还主动让妈妈陪他一块去买运动鞋。  


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情绪明显平稳下来,会主动和妈妈聊起学校的事,有天吃早饭时他突然说"要不下周试试上午去学校",还说"其实数学老师也没那么可怕"。


经过两个月指导,孩子现在每天能正常返校上全天课,晚上会主动把手机交给父母保管。上周数学小测得了班级中等成绩,老师还表扬他在学校表现好。他回家边啃苹果边说"这次大题我都写满了,老师说步骤分能拿大半",跟妈妈的关系也变得很亲密了。 

 

 

 

 

条回答
登录查看答案并留言
    直播推荐
   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