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导前,孩子抑郁,休学2年,情绪低落、拒绝出门、作息日夜颠倒,时常情绪失控出现自残甚至拿菜刀威胁家人的行为,饮食不规律且个人卫生习惯差。
父亲常以“为你好”的名义强行纠正孩子行为,情绪激动时甚至动手打人且拒绝道歉;母亲过度迁就孩子需求,每顿饭按心情伺候到位,却忽略了孩子内心真正的孤独和压力。
初中时孩子成绩偶尔下滑,一次考了十几名后撕掉奖状,独自去后山缓解焦虑,父母只当是失眠问题带他看内科。
初三妈妈给孩子报高价网课,成绩没起色反而加重挫败感,爸爸反对但妈妈坚持,两人为此争吵不断。
高一时孩子住校因室友干扰长期失眠,硬撑到期末发烧才回家,嘴里还念叨“要考985”,但返校后因心慌被建议休学。
23年父母瞒着孩子带他去精神科医院,查出焦虑抑郁后强制住院,期间爸爸因导航吵架打了妈妈耳光,孩子要求道歉未果。
出院后爸爸总拉着孩子下棋,非要按自己思路指挥,孩子烦了直接拒绝;妈妈生病时孩子主动刷碗,说“怕爸爸不高兴”。
有次孩子想喝冰水被妈妈劝阻,突然狂扇自己耳光;另一次爸爸抱怨工作,妈妈转移话题却激化矛盾,孩子再次情绪崩溃自残。
24年全家旅游爬山,孩子体力好却被爸爸嘲讽“个人英雄主义”,第二天因没睡醒被吵,夺走妈妈扫把发泄,爸爸摔杯子骂人,孩子气得提菜刀对峙。
经过半个月的指导,孩子作息逐渐规律,开始愿意在白天拉开窗帘透透气,偶尔会在家人陪伴下到小区散步。情绪失控次数明显减少,主动提出将晚上使用网络的时间缩短到凌晨两点前,尝试调整睡眠节奏。
经过三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开始主动收拾自己房间的卫生,饭后会顺手帮忙擦桌子。有天妈妈感冒时他默默烧了热水端过去,小声提醒爸爸说话别太冲。
经过一个半月指导,孩子情绪逐渐平稳下来,主动和妈妈聊起以前撕奖状的事,坦言当时压力大到喘不过气。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晒太阳,能心平气和地和爸爸下一盘完整的象棋。
两个月左右时孩子主动提出想尝试半天返校,自己买好了闹钟,还说想每天去图书馆自学两个小时,在专家指导下制定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计划。全家去郊外露营,孩子全程帮忙搭帐篷、捡柴火,路上爸爸说错话时他深呼吸几次后平静地说:"咱们先看导航别吵了"。
经过两个半月指导,孩子最大的情绪爆发问题得到改善,菜刀锁进柜子后再没拿出来过。最近返校过渡顺利,孩子顺利复学,在学校表现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