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龄:15
性别:男
地区:山东济南
学习态度:成绩中上,就是不想去上学
休学情况:办休学
异常行为:沉迷手机、黑白颠倒、暴躁、饮食不规律、不出门
亲子关系:恨爸爸,和妈妈能沟通但不亲密
父母职业:公务员、白领
夫妻关系:很少沟通交流
---------
15岁男孩,一年多没去上学,在家黑白颠倒打游戏、不洗漱不出门,抵触外界交流,对家人有强烈排斥情绪。
爸爸认为“孩子不听话就得打”,很少陪伴孩子,下班后只顾自己玩手机;妈妈习惯拿孩子和别人对比,虽然操心却总用妥协或讲道理的方式沟通,家庭矛盾爆发时甚至会当着孩子面吵架、提离婚。
五年级被妈妈强行报全科辅导班,孩子当场威胁“以后不想学就不学了”,后来虽然去上课,但换老师后立刻抵触,妈妈只能哄着劝着。
小学有次妈妈让爸爸送孩子上学,爸爸不肯,两人当着孩子面打架,妈妈哭着说“你以后跟你爸过”,这句话孩子记到现在。
初二时孩子因为赖床被爸爸用暴力打骂,第二天勉强去学校,之后频繁找借口请假,直到彻底拒绝上学。
孩子上初中那年,最疼他的姥爷去世,他哭着说“再也没人无条件包容我了”,妈妈却一直强调对他的要求。
今年生日当天,奶奶和姑姑不请自来,孩子当场暴怒摔东西,妈妈拦不住,事后孩子埋怨她“不会安慰人”。
经过一周左右的指导,孩子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作息,游戏时间比之前缩短了两个小时,偶尔会在晚饭后主动收拾自己的碗筷,和妈妈简单聊几句当天的新闻。
经过半个月的指导,孩子第一次主动在白天拉开窗帘,重新整理了自己的书桌,还翻出了初中时喜欢的篮球杂志。妈妈发现他洗澡的次数变多了,甚至有一天主动问“家里有没有新毛巾”,这让全家人悄悄松了口气。
一个月左右时,孩子主动把手机交给妈妈保管了3小时——虽然只是出门剪头发,但这是他半年来第一次独自走出小区。那天晚上他和妈妈聊起“其实挺想回学校打篮球的”,虽然说完就躲回了房间,但第二天早餐时主动问起了以前同桌的近况。
经过两个月左右的指导,孩子和父母一起制定了过渡计划:每周三天去图书馆自习,逐步恢复社交节奏。最让人惊喜的是,在家庭会议上他主动提出“下学期想试试重读初二”,还翻出了落灰的课本开始整理笔记。现在他每天固定晚上11点前关机睡觉,周末会约同学去公园打球,上周班主任来家访时,他全程坐在沙发上参与了谈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