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编发:吉易和2023/7/8 10:56:05

我是一名普通的家长,有一个十三岁的儿子。他是一个活泼、聪明、好奇的男孩,但也有一些让我头疼的问题。他不太听话,经常顶嘴和反抗,不愿意按照我的要求做事,不重视学习,喜欢玩手机和游戏,遇到困难就逃避,不敢承担责任。我知道这些问题并不是他个人的问题,而是很多孩子都面临的问题。作为家长,我们应该如何跟孩子沟通,让他们成长为有能力、有信心、有担当的人呢?我想分享一些我的观点和做法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。

首先,我认为用赋能的话语可以改变自己的眼光模式,传递爱,缓解或挽回亲子关系,给孩子无穷的力量。很多时候,我们会因为爱孩子而担心孩子,不想让他们走错路或受到伤害。但是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抵触和反感。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而不是压力,我们要用赋能的话语来改变自己的眼光模式,从负面评价转向正面肯定,从指责批评转向理解支持,从命令控制转向协商合作。比如说,如果孩子在学习上不认真,我们不要说“你怎么这么懒?你就知道玩!你以后怎么办?”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被否定和打击,而要说“我知道你很聪明,你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。但是学习也是很重要的,它可以帮助你开阔视野,提高能力。你觉得你现在的学习方法合适吗?你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?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办法。”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被尊重和鼓励。

其次,我认为用赋能的话语需要有一双看到孩子背后正面动机的眼睛,一颗理解孩子内在需求的心,一个结构框架的模式。很多时候,我们会因为爱孩子而期待孩子,不想让他们落后于别人或失去机会。但是这样做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负担。我们要让孩子知道,我们最看重的不是他们的成绩或表现,而是他们的努力和进步。我们要用赋能的话语来看到孩子背后正面动机,理解孩子内在需求,用一个结构框架的模式来引导孩子。比如说,如果孩子在社交上有了突破,我们不要说“你终于有朋友了,你以前怎么那么害羞?”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被贬低和羞辱,而要说“我看到你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,你一定很高兴。你是怎么做到的?你觉得和别人交流有什么好处?你还想和谁做朋友?”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被赞扬和肯定。

再次,我认为用赋能的话语的结构框架是:1. 看到孩子的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,2. 肯定孩子的价值,3. 指出孩子的无力感,4. 询问孩子的想法,5. 给孩子赋能。很多时候,我们会因为爱孩子而担心孩子,不想让他们受到任何负面的影响或刺激。但是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变得敏感和脆弱。我们要让孩子明白,情绪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,每个人都会有高兴、难过、生气、害怕等不同的情绪。我们要用赋能的话语来用一个结构框架来跟孩子沟通。比如说,如果孩子遇到了令他不开心或不舒服的事情,我们不要说“没事的,别哭了,快乐点。”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被否定或压抑他们的情绪,而要说“我看到你很难过,你是因为什么事情不开心吗?(看到正面动机)我知道你是一个很勇敢、很坚强、很有能力的孩子。(肯定价值)但是有时候你也会觉得无助或害怕。(指出无力感)你想跟我说说吗?(询问想法)或者你想做些什么让自己好受一点?(给予赋能)”这样的话语会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。

最后,我认为用赋能的话语需要养成一种习惯,每天给孩子、老公、自己等赋能,让赋能成为一种说话的方式。很多时候,我们会因为爱自己而关心自己,不想让自己受到任何伤害或委屈。但是这样做反而会让自己变得消极和自卑。我们要让自己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,我们要用赋能的话语来养成一种习惯,每天给自己、老公、孩子等赋能,让赋能成为一种说话的方式。比如说,如果自己在工作上遇到了困难或挫折,我们不要说“我真是太笨了,什么都做不好。”这样的话语会让自己感到被打击和否定,而要说“我知道我很努力,我对工作很有热情。但是有时候我也会遇到一些挑战或困难。(看到正面动机)我相信我有能力和信心去面对和解决问题。(肯定价值)我想知道我是在哪里出了问题,我需要改进什么。(指出无力感)我可以向谁寻求帮助或建议?(询问想法)或者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提高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?(给予赋能)”这样的话语会让自己感到被鼓励和激励。再比如说,如果老公在家庭上有了进步,我们不要说“你怎么才想起来帮忙做家务?你以前怎么那么懒?”这样的话语会让老公感到被嘲讽和贬低,而要说“我看到你今天主动帮我洗碗,你一定很爱我。你是怎么做到的?你觉得分担家务有什么好处?你还想做些什么来增进我们的感情?”这样的话语会让老公感到被赞美和尊重。

总之,我认为用赋能的话语跟孩子沟通,是一种科学、有效、有爱的家庭教育方式。它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己的眼光模式,传递爱,缓解或挽回亲子关系,给孩子无穷的力量。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孩子背后正面动机,理解孩子内在需求,用一个结构框架的模式来引导孩子。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种习惯,每天给孩子、老公、自己等赋能,让赋能成为一种说话的方式。我希望通过我的分享,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。我也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交流和学习,共同提高我们的家庭教育水平,为我们的孩子的成长和幸福贡献我们的力量。

条回答
登录查看答案并留言
    直播推荐
   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